• <nobr id="y5rip"></nobr>
  • <blockquote id="y5rip"></blockquote>

    病有良醫:市民家門口就有好醫院
    2022-10-13 11:22
    來源: 深圳商報
    人工智能朗讀:

    病有良醫:市民家門口就有好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本版攝影:深圳商報記者 鐘華登 劉芳 通訊員 陳子亮

    南方科技大學醫院院長裴國獻正在講解醫學影像。

    南方科技大學醫院泌尿外科王祥衛醫生詢問患者情況。

    南方科技大學醫院腎內科郝麗榮醫生正在為患者看診。

    近年來,深圳不斷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持續深化醫改,補短板,建高地、促健康,多方面齊頭并進,實現醫療從“數量追趕”到“質量追趕”,從“病有所醫”到“病有良醫”,走出了一條超常規的高質量發展路子,努力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

    截至2021年底,全市擁有醫療衛生機構5241家(不含深汕特別合作區數據、不含603家非獨立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床位63990張,衛生工作人員139781人。截至10月10日,深圳正式掛牌的“三甲”醫院總數達到31家。政府持續在醫療衛生方面加大財政支持力度。2021年深圳醫療衛生事業投入510.50億元,同比增長15.9%。

    補短板,名醫名院名診所齊聚深圳

    2016年5月,一名臺胞昏迷3天,多器官衰竭,生命垂危,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多學科合作,將其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颊叩母绺缋钕壬f:“醫院的硬件設備、醫療服務都讓我們非常放心,沒想到深圳的醫院這么好?!备尷钕壬庀氩坏降氖?,這家醫院開業不到半年,便具備了較強的急危重癥救治能力。

    過去,醫療一度被稱為深圳“短板”,遇到大病重病,患者總是往北上廣等地的大醫院跑。為了扭轉這一局面,深圳尋突破,不斷探索,爭取讓深圳醫療事業“蝶變”。

    要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看病,首先要有好的醫院和醫生。2014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啟動實施了“醫療衛生三名工程”(以下簡稱三名工程),通過引進和培育高層次醫學人才和團隊,吸引優質醫療資源來深獨立或合作創辦醫院,凝聚名醫開設獨立門診部或診所,營造集聚名醫(名科)、名院、名診所的良好環境,努力緩解深圳居民“看病難”,特別是“看大病難”的問題。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便是深圳醫療衛生“三名工程”首個名院項目。

    除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外,近年來,深圳不斷加強與外地名院名校合作,引進了一批名校名院集聚深圳辦醫辦院,形成了“7+2”高水平醫院方陣。其中,“7”是指市人民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市第三人民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市中醫院、市兒童醫院等7家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項目,“2”是指在深圳運營的“國家隊”醫院,即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深圳醫院,它們肩負著“大病不出深圳”的重任。

    在“三甲”醫院建設方面,9月29日,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在醫院西院區舉行“三甲”醫院揭牌儀式。至此,深圳正式掛牌“三甲”的醫院已達31家,與2017年16家三甲醫院相比,5年內增加了15家。

    記者從廣東省衛健委官網看到,10月8日最新公布的三級醫院等級評(復)審名單中,深圳市龍華區中心醫院被確定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此外,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也于7月通過了“三甲”現場評審。未來,這兩家醫院也將舉行“三甲”掛牌儀式,深圳“三甲”醫院方陣將再添兩員“大將”。

    勇創新,市民在深圳就能看國際名醫

    2021年4月29日,深圳孕28周的楊女士(化名)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成功注射了第一劑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這讓楊女士成為自該藥品獲批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試點使用以來的首位患者,也是“港澳藥械通”政策首個受益者?!案杏X自己特別幸運,現在有需要的媽媽們再也不用折騰跑去香港澳門注射了!”楊女士說。

    2020年以來,深圳市衛健委以國家綜合授權改革為牽引,大力推動“探索完善醫療服務跨境銜接機制”“放寬國際新藥準入”首批2項衛生健康領域授權事項高質量落地實施。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作為首家使用港澳藥品和醫療器械的指定試點機構,截至今年8月8日,通過該政策已引入17種臨床進口藥品和4種進口器械?;颊卟怀錾钲?,就能在港大深圳醫院體驗到創新藥品。

    在探索完善醫療服務跨境銜接機制方面,深圳率先實現突破。今年2月,深圳編制的《醫院質量國際認證標準(2021版)》,獲得了國際醫療質量協會外部評審會(ISQua EEA)權威認證,成為全國首個經國際認證的醫院評審標準,將在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全國推廣應用。這將有利于我國的高水平醫療機構使用“國產標準”融入國際,尤其是直接獲得國際商業保險機構的認可,使購買了國際保險的客戶直接“刷商業醫?!?,再通過“國際標準(2021版)”認證的醫院看病。

    此外,為了讓深圳市民能不出深圳就能看更多國際名醫,深圳不斷優化港澳醫療機構和專業人才在深圳的辦醫行醫環境,持續優化港澳醫療機構審批流程,簡化港澳醫師資格認定、短期行醫許可程序,大幅壓縮機構設置與執業登記審批,以及港澳醫療專業技術人員執業辦理的時限。

    截至目前,全市已開設11家港資獨資合資醫療機構。其中,2021年新批準設置6家港資醫療機構,占全省同類醫療機構5成以上。同時,已有348名涉外醫師獲內地醫師執業資格,1098人次以短期行醫方式在深圳執業。泰康前海國際醫院、新風和睦家醫院、禾正醫院等一批高端社會辦醫療機構在深圳發展。

    建高地,“頂天立地”保障市民健康

    2022年4月,《深圳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這是首次被列入市級重點規劃并以市政府的名義印發,包括1個總目標、4項主要任務、20項重點工程。記者從中看到了深圳繼續夯實“頂天立地”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讓市民享受更好醫療服務的決心。

    “強基層”一直是深圳醫改的重點。記者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833家社康機構,較2016年630家增長32.2%;社康機構業務用房平均面積為964.56平方米,較2016年新增31.59%;社康機構工作人員共有14736名,較2016年增加91.80%。今年1月已實施新的社康機構設置標準,從面積、住院床位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規劃最新提出,要在全市規劃布局28家社區醫院,全市社康機構總數達1012家,升級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近年來,除了“7+2”高水平醫院方陣外,深圳已有16個學科成為國家臨床重點???,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進入復旦版中國醫院及??坡曌u排行榜全國百強。中國醫學科學院發布2021年度中國醫院/中國醫學院??萍剂恐蛋駟紊?,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與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兩家綜合排名分別闖進2021年度科技量值百強,同時,市三院還位列5年總科技量值全國第80位。此外,深圳成立深圳醫學科學院(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國家癌癥中心南方分中心也落戶深圳。

    在此基礎上,“十四五”期間,深圳高水平建設還要再上“新臺階”。包括推進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支持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南方基地、國家癌癥中心南方基地等建設。加快推進醫學科學院籌建,加快質子腫瘤治療中心裝備等。到2025年,深圳的“7+2”高水平醫院要全部轉型為研究型醫院,并布局一批市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基本建成臨床研究協同創新網絡。

    促健康,從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

    近年來,深圳全面推進“健康深圳”建設,構建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和優質高效醫療服務體系。

    2021年,深圳市啟動新一輪“健康深圳”行動計劃,實施20項健康行動,開展首屆深圳健康活動月活動,發布首份《居民健康白皮書》,新增健康場所近200家。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至45.98%。

    公共衛生服務方面,2021年,完成26.6萬例乳腺癌、32.7萬例宮頸癌免費篩查,15.3萬新生兒疾病篩查和聽力篩查。完成11.1萬小學生牙齒窩溝封閉、186.4萬幼兒及中小學生近視篩查、102.1萬青少年脊柱側彎篩查。完成15.03萬例產后訪視、14.6萬例新生兒訪視,為38.4萬名老年人提供免費健康體檢服務。

    記者留意到,在促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方面,規劃提出,到2025年,深圳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4.53歲,孕產婦死亡率降低到6.5/10萬以內,嬰兒死亡率降低到2.5‰,市民健康素養水平高于50%。

    “近年來,隨著深圳不斷加大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以及醫療衛生體制不斷改革創新,‘看大病要出深圳’已成為過去?!痹诮邮苌钲谏虉笥浾卟稍L時,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院長廖四照如此表示。

    [編輯:石靜文]
    欧美性欲操b视频

  • <nobr id="y5rip"></nobr>
  • <blockquote id="y5rip"></blockquote>